网站首页 | 手机网站 | 访问旧版 |您好,欢迎您!
登录找回密码只需一步,快速开始网络营销融资贷款天下团销战略合作客服中心 qq登陆
网页顶部

明清时期的晋商会馆

发布时间:2014-03-24 10:56:13 点击:0



文章作者:刘建生 安华

明清时期,山西南人上通清廷,下结官绅,北上南下,西进东出,商路达万里之遥.款项可“汇通天下”,曾一度执全国金融业之牛耳。他们驰骋全国商界的同时,在各大商埠置田产、起楼阁、建会馆。因此,会馆是山西商人和商业、金融业资本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山西经济史中有待进一步深入拓展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从山西会馆的概况、特点、作用三方面进行探讨,以向各位学者专家清教。

一、山西会馆概况

明中叶以后,中国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界竞争日趋激烈。商人与商人之间,商帮与商帮之间,“操货交接,起落不常,能者方成,拙者乃毁”。在激烈的竞争中,旅外同乡深刻认识到:“无论日识新知,莫不休戚与共,痛痒相关”,必须团结同乡仕商。“广其业于朝市间”。于是他们通过会馆这一组织形式,利用传统的地域观念,把商埠中同乡之人联合起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一致与异域商人进行竞争。

1961年经李华先生调查,在北京所存的55个商业行会中,山西会馆有15个,其中建于明代者5个,年代不详者2个,其余8个全部为清朝雍、乾、嘉时期所建,占27%。在其它省区的山西商人也大都结成帮伙,捐资建立会馆。上海、苏州、天津、三原、西安、汉口、凤翔、西宁,聊城、阜阳、开封、洛阳、禹州、毫州、归化等全国重要商业城镇几乎无一处没有山西商人及其会馆。现择几例以管窥其一斑。

1、北京的山西会馆 清人抗世骏说:“会馆之设,肇于京师。”根据资料可以确认的明朝时期全国各地在北京所建的会馆共有41所。其中山西会馆5所,占总数的12%强。它们分别是万历年间山西铜、铁、锡、炭诸商创建的潞安会馆。山西颜料、桐油商人创建的平遥会馆,天启崇祯年间临汾众商创建的临汾东馆和仕商共建的临汾西馆,天启崇祯年间临、襄二邑汾河以东南人创建的山右会馆。

俟至清朝,由于“京师大贾多晋人”,放北京山西会馆日益增多。关于山西会馆总数,《都门杂记》、《朝市丛载》、《顺天府志》等记载不一。《部门杂记》载31所,占总数324所的9%强;《朝市丛载》载38所,占总数391所的9%强;《顺天府志》载50所,占总数445所的11%强。由于三书写作年代前后不同,所以会馆总数也不一。这反映了道光以后北京的山西会馆无论数量和比重都在增加。光绪时,尽管有些山西会馆或倒闭或为公所取代,但尚存45所,占当时会馆总数387所的11%强。其中省馆9所,在各省数量中位居第一,占总数61所的14%强,这说明在京晋商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县馆24所,占总数174所的13%强,也是数量较多的一个,这表明崇商、经商不是个别县府的地方特色,而是在全省范围已形成氛围;行馆6所,占总数23所的26%强,也是数量最多的一个。此外,还有府馆6所。

2、河南的山西会馆。 河南为中州之地,与秦、晋、冀、鲁、苏、鄂、院等省接壤,为四方交通要冲。晋商赴豫,或经河南到江南各地经商者为数甚多,遂在洛阳、开封、社旗、禹州等地广建会馆。

洛阳地处河南西部,为九朝古都,是晋商到湘鄂羊楼洞、羊搂司采办输蒙茶叶的必经之地,交通枢纽。现存的两座山西会馆,一座是位于南关菜市东街由山西、陕西两省商人于清康熙年间兴建的山陕会馆(又名西会馆);一座是在老城东关西街由山西潞安府(长治)和泽州府(晋城)商人于清乾隆年间建造的潞泽会馆(又名关帝庙,后改为东会馆)。

开封的山西会馆地处闹市中心徐府街,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由旅汴晋商集资兴建。道光年间陕商加入,易名山陕会馆。清末,又加入甘肃商人,遂又易名为山陕甘会馆。

社旗县隶属南阳地区,清前期又发展成为“北走汴洛,南船北马,总集百货”的豫南商贸重镇。山陕商人“运巨材于楚北、访名匠于天下”,并用骡马从山西驮来烧制琉璃砖瓦的瓷土修建了山陕会馆。该会馆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开始兴建至光绪十八年(1892)竣工,历时136年,各种建筑139间。

3、苏州、上海、汉口的山西会馆

在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的苏杭地区,康熙皇帝巡幸后感叹说:“今朕行历吴越州郡,查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而土著者盖寡”。因此,与北京的会馆相比,苏州、上海、汉口等工商业重镇的会馆更具有鲜明的商业色彩。杭世骏在提到这类会馆时说:“他都会则不然,通商易贿,计有无,权损益,征贵征贱,讲求三之五之术”。

明清两朝,苏州“为东南一大都会,五方商贾,辐辏云集,百货充盈,交易得所,故各省郡邑贸易于斯者,莫不建立会馆”。苏州现已查明的会馆共有47所,其中山西2所,一所是康熙六十年建立的全晋会馆,俗称白石会馆;一所是翼城商人建立的老山会馆。汉口作为商业重镇始于明朝,兴盛于清朝,所以这里的会馆皆建立于清代。据民国《夏口县志》记载,汉口共27所会馆,其中一所是山陕商人在康熙年间建立的山陕会馆(又名关帝庙)。上海是近代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商埠,在39所会馆中山西会馆有2所,一为嘉庆年间创建的山西会馆,一为晋业会馆。

二、山西会馆的特点

分布于全国各大商埠的山西会馆,一般都规模宏大,建造考究,商业性质明显,约束力较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行业特点。

1、清晰的地域划分

地域性划分是山西会馆最基本的特点,它的形成与我国封建政治、经济乃至文化传统所造成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地域观念密切相关。据光绪《顺天府志》记载,北京会馆有省馆、府馆(亦称郡馆)、县馆(亦称邑馆)之分。另外,还有专为接待应试举子用的试馆和少量不分地域范围的行馆等。目前发现最大地域范围的会馆是汉口、洛阳、北舞渡、社旗等地由山西、陕西两省商人合建的山陕会馆;其次是以一个省为基础建立的、如苏州的全晋会馆和上海的晋业会馆;第三是几个府合建的,如洛阳的潞泽会馆;第四是数量较多、以一个府为范围建立的,如北京的潞安会馆、临汾东馆;第五是由几个县合建的,如北京的临襄会馆;第六是一个县建立的,如苏州的翼城会馆。

2、明显的行业性

在山西会馆中。有些是以同业为基础组成的。部分晋商从同业利益出发,以行业划分帮伙,各立门户,各有势力范围。北京的山西商人会馆,明代已有平遥颜料商的颜料会馆,临汾、襄陵两县油盐粮商的临襄会馆,临汾纸张、干果、颜料、杂货、烟叶商的临汾东馆,潞安铜、铁、锡、炭、烟行的潞安会馆。清代又有山西烟商的河东会馆,布商的晋翼会馆,氆氇商的盂县会馆,雨衣、钱庄、染坊商的平定会馆等。

3、浓郁的神祗供奉

山西会馆一般都供奉神抵关云长,期望以此达到讲义气,笃乡谊,共同保卫集团利益的目的。会馆除供奉关羽外,还按行业的不同各有崇奉的神祗:钱行供奉财神;纸行供奉蔡伦;肉行供奉张飞;洗皮行供奉河神;牲畜行供奉马王;木器行供奉鲁班;修鞋行供奉孙膑;医药行供奉药王;裱糊行供奉吴道子;颜料行供奉葛仙翁;酒饭行供奉李白、杜康、吕祖等

4、规模宏大气派

由于晋商财力雄厚,会馆建筑大都布局严谨,建造考究,装饰华丽,气势宏伟。洛阳的山陕会馆占地3330多平方米,建筑有“正殿5间……,拜殿5间,殿前牌坊1座,对面舞楼5间,照壁1座,东西门楼4间,配殿东西各3楹,官厅各3间,山门3间,修廊20间。”馆中照壁,人称“九龙壁”,中心为二龙戏珠,两侧为八仙护卫,可谓精致华丽,风格独特。社旗县山陕会馆南北长154米,东西宽60米,面积7758.5平方米。整个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照壁、悬鉴楼、石碑坊、大拜殿、春秋楼位于中轴线上;木旗杆、铁旗杆、石狮、辕门、马厩、钟楼、鼓楼、厢房、腰楼、药王殿、马王殿、配殿、道房院等分列两侧。仅会馆主体大拜殿长达40米,宽至20米,高为34米。会馆中心的戏台院,全用一尺见方的青石铺地,中建甬路,左右庭院及两边厢房分别为男女观众场地,席地而坐,可容万人看戏,由此足见其规模之大。

5、规范约束力较强

会馆组织一般比较松散,对人会者约束力较弱,但山西会馆大多有明文规定,要求入会商人重视商业信誉,买卖公平,戥秤准确,取信于民,违者处罚。例如社旗县山陕会馆《公议杂货行规碑记》载曰:“卖货不得包用,必要实落三分,违者罚银50两。”, “买货不得论堆,必要逐宗过称,违者罚银50两”,“落下货本月内不得跌价,违者罚银50两”,“不得在门口拦路会客、任客投至,违者罚银50两”,“不得假冒名姓留客,违者罚银50两”等等。经营规范,以信取人,这是晋商的经营特色,也是他们成功的 重要原因。

6、商业性质明显

明朝中后期,各省在京会馆的多寡与一定的政治势力相联系,并反映其在京人数的多寡和政治势力的大小。当时在北京建立的会馆最多的是商帮势力较小的江西,达14所,占会馆总数的34%强。这说明会馆的建立大多不是为工商业,而是为了“同乡贵游”、“士绅”、“薄宦及土人”、“迁除应朝”、“公车岁贡”提供方便。但山西会馆则不然。在山西的五所会馆中,潞安会馆、平遥会馆、临汾会馆、山右会馆均为商人所建,只有临汾西馆一所为仕商共建。从创建者的身份可见,山西会馆建立目的比较单纯,商业性质明显,主要作为商人自己的活动场所。

三、山西会馆的作用

山西会馆由明至清,在中国商业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联乡倩,笃乡谊,方便仕商

晋商长途贩运,分布于全国各大商埠。他们在异地他乡人地两生,难免有思亲怀旧之感。而“会馆之设,所以答神麻,睦乡谊也。”由于共同的语言、风俗,趋近的心理、文化,“同乡偕来于斯馆也,联乡语,叙乡情,畅然荡然。不独逆旅之况赖以消释,抑且相任相恤”,“无去国怀乡之悲”。

山西会馆作为一种商业组织,广置楼阁、多盖屋舍的目的,很大程度是为同乡、仕绅、商旅驻足和贮存货物提供方便。“查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少之所”。“凡弹冠捧檄,贸迁有无而来者,类皆设会馆,以为停骖地”,从而使“士、商之游处四方者,道路无澡湿之虞,行李有聚处之乐”。

2、团结同乡,维护集团利益

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不允许有任何政治派别存在。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同乡商人“无一区托足,则期群涣”,群涣必然削弱竞争力量。因此,无论是从联络感情出发,还是从经商需要出发,他们都需要一种组织形式来加以联结,而以地域为基础建立的山西会馆恰好提供了这样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山西商人利用会馆这一合法形式团结起来相互支持,既与其它商帮竞争,又联合抵制官府的肆意压榨。例如嘉庆十九年(1814)洛阳税收部门提高对潞泽梭布商人税收,引起晋商不满。潞泽会馆以商团名义告至官府,历时一年,几经周折,终于胜诉,减免了税收。此事使晋商在洛阳声势大振,买卖倍加红火,逐渐左右了洛阳商业市场。

3、聚会议事,沟通信息

会馆是明清时期晋商的中心社团,也是其社会活动最重要的阵地,它作为“叙语之地,正可坐论一堂,以谋商业之公益”。凡“通商之事,咸于会馆中是议”。大家定期在一起“公定时价,毋许私加私扣,……议定条规,籍以约束”;启发智识,以开通商智;研究商学,调查商情;集思广益,沟通信息。例如北京的山西票号在章程中阐述并规定:“一人智慧无多,纵能争利亦无几何,不务其大者而为之。若能时相聚议,各抒所见,必能得巧机关,以获厚利。即或一个力所不及,彼此信义相孚,不难通力合作,以收集思广益之效。兹定于每月初一、十五两日为大会之期,准于上午十一钟聚会,下午一钟散会,同业各家执事齐集到会,或有益于商 日商务者,或有病于商务者,即可公平定议。如同业中有重要事宜,尽可由该号将情告之商会董事,派发传单随时定期集议”。

4、购置冢地,办理善举

山西在外经商人数多、规模大、时间长,仅祁县就有一半人家子弟步入贸易之途。昔日晋商在交通落后、邮递不便、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条件下,闯荡全国以至欧洲、东南亚。他们义无反顾地出发,并不一定能到达预想的彼岸,一个成功者背后隐藏着无数的失败者,以至终生异域客死他乡者甚多。而会论则“专寄同乡、同业旅梓,不取寄资,俟购得冢地,再行代为掩埋,以成其善”,“以慰行旅,以安仕客”。一旦旅外之人“横遭飞灾,同行相助,知单传到,即刻亲来,各怀公愤相救,虽冒危险不辞,始全行友解患扶危之谊”。每当同乡在外发生“疾病疴痒”,会馆便“相顾而相恤”,提供钱财、药物。对年老失去工作能力者则更要予以救济。此外,会馆还资助穷儒寒土贡成钧、诣公车,积极进取。

尽管山西会馆在扶持晋商、发展商品经济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毕竟属于发育程度较低的旧式社团。它在内部机构设置、权力区分诸方面都不够明确,封建性、排他性较强,缺乏与其它商帮跨省区的沟通和联系,“各乡之界限,即判于其间,界限愈判,排外愈甚。”这与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又相抵牾。因此,其作用具有二重性。。

综上所述,山西会馆作为社团的一种组织形式,随晋商足迹分布于全国各大商埠,具有规模大、建造考究、商业性质明显、约束力较强和区域性、行业性特点。它通过联乡情、笃乡谊,团结同乡维护整体利益,聚会议事沟通信息,方便仕商办理善举,使晋商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从商人数不断增多,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近代商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作者安华系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干部)。



通知公告通知公告更多信息

商会公众号:bjsxqysh 商会微信号:15313254191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6012591号-1来稿邮箱:bjjshang@163.com
站长统计技术支持:易和有容网络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