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手机网站 | 访问旧版 |您好,欢迎您!
登录找回密码只需一步,快速开始网络营销融资贷款天下团销战略合作客服中心 qq登陆
网页顶部

山西“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重大规划启动座谈

发布时间:2013-10-17 14:17:30 点击:0

12月11日,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重大规划启动座谈会在我市召开。图为吴清海代表我市与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本报记者 耿新洲 摄

  12月11日,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重大规划启动座谈会暨晋中市与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我市隆重召开。省、市各级领导、省内外各路专家济济一堂,就“关于促进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启动‘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规划的框架性意见”等规划构想,展开了广泛讨论,并对纳入方案中的15项意见性项目进行了细致的意见征集。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雅安,副省长张平,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市委书记张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清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文科,市政协主席张春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耀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纪萍,副市长郭勇飞,市政协副主席辛琰出席座谈会及签约仪式。

  2010年6月,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晋中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以下简称“晋中保护区”),其区域范围涵盖晋中市全境与太原、吕梁8个县(市区)共19个县级行政区域,文化区域概念可泛指为“大晋中”。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术界一致认为这一区域的历史典型性、资源多样性、遗存传承性在国内首屈一指,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是华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而我市的榆次、太谷、祁县和平遥这四个县(区)历史特征显著、文化遗存集中,处于核心区。省内外专家普遍认为,对“晋中保护区”的总体规划、设计和建设,当从核心区入手,逐步向辐射区展开。

  为此,今年春季以来,我市会同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多次组织省内外学者、专家,深入有关县、乡、村调研,形成了一套涉及四大类15个项目在内的核心区文化旅游规划框架意见方案。本次座谈会就是召集有关专家及相关县(区)与部门,围绕该方案进行意见征集与框架讨论,以期能在广泛争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树立科学理念、站在更高层面、集中各方智慧,启动编制一个高水平、可操作的发展规划,这对引领核心区建设,并以此撬动“晋中保护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座谈会上,胡苏平指出,“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规划的启动不仅对晋中来说是一件大事,对山西来说也是一件大事。由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牵头搞的这项规划思路很好,选题也很好。文促会在其成立伊始就把焦点聚到晋中,非常有眼力。晋中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有优质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在榆太同城化建设的背景中,晋中的地位更为重要。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充实完善方案,晋中市要在文化景区、文化产品、管理服务、演艺节目等方面提升水平,拿出特色,形成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链,利用节庆、会展等形式促进晋中文化产业的大发展。胡苏平强调,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的建设需要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省直相关部门要全力协助,晋中市委、市政府要统筹协调积极行动,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王雅安在讲话中指出,“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规划选择晋中为晋商文化旅游核心区是非常正确的。晋中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各项条件成熟,是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的一个地区。他进一步指出,在文化旅游的发展中,各级各部门要注意扶持中小旅游企业的发展壮大,使他们成为有实力的市场主体。同时,要尽快理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资金运作,加大宣传力度,使“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建设走向正规。

  张平指出,山西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省,“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规划的启动是山西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晋中拥有全省、全国都数得上的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多年来,晋中市委、市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十个指头弹钢琴,取得了可喜而丰硕的成果,为“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建设创造了条件。他希望,各级各部门扎实工作,稳步推进,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

  令政策指出,规划要有一个投入、产出的基本规模,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有一个基本分析和概念判断。在建设“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规划优先的原则,立足晋中实力,准备建立医药传习所、形意拳传习所、博物馆和旅游用小铁路等,充分利用晋中现有的物质资源和非物质文化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晋中的现有文化旅游资源变活变宝,以此推动晋中文化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

  在听取了与会专家的讨论后,张璞指出,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在文促会的规划和各位专家的努力下,规划出台了,每一个晋中人都为之兴奋自豪。省委书记袁纯清说,投资晋中就是投资太原。作为晋商故里,晋中尤其是平遥日益被国人、全世界所熟知,规划正是立足于晋中特有的文化遗存而出台的,立意深远,措施得力,非常可行。一直以来,晋中历届市委、市政府都致力于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发展,把文化旅游纳入到经济发展的大盘子来考虑。经过多年的努力,晋商文化旅游现已经形成引领效益。但是该产业要进一步发展,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走市场化开发,先行先试,把握内涵的路子。规划构思大胆,措施得力是对省委、省政府对晋中的鞭策,同时也给了晋中机遇。张璞向领导和专家表态,晋中各部门要紧紧围绕规划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实际搞发展;要以更多的力量去开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谋取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张璞就核心区建设规划提出几点建议,全市上下要在规划引领、项目为本、产品多元、市场运作、点面结合、长短兼顾、政府服务的指引下,全力做好文化产业的发展这篇大文章。没有项目、团队、资本干不成大事,没有干劲更干不成大事,市委、市政府要紧紧抓住全国综改试验区和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规划的契机,全力做好各项工作。

  吴清海指出,“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确立,以及“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的总体规划、设计和建设,无疑是晋中全面推进文化旅游大步发展迎来的又一次重大机遇。这对促进“大晋中”地区文化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体制的有机衔接、促进经济转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他说,引领核心区建设,带动“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的成型,是晋中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利用这一平台,抓住机遇,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我省十次党代会精神,结合我省综改试验区和“晋中保护区”的要求,按照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方针,加快“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的旅游资源与资本、人才、策划、管理等市场要素的紧密结合,加快市场化、产业化、项目化进程,率先提升文化软实力,与我市的“十二五”规划以及各县(区市)的发展规划结合起来,编制出一个高水平、可操作的发展规划,推动核心区在全省率先发展、重点突破,成为山西转型综改实验区建设的重要标志,成为山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最大亮点。

  整个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与各县(区市)、相关部门的代表们,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共抒心声,针对国家文化生态保护、文化旅游规划、项目设计、政策扶持、土地使用等多个层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与沟通交流,气氛异常融洽。会后,吴清海代表我市与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另据悉,从2007年至今,经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共10个,“晋中保护区”是第八个获批的特定文化区域。目前,省文化厅牵头制定的纲要性“总体规划”已基本完成,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晋中农耕文化带、晋商文化走廊、晋中方言文艺区、晋中节庆文化圈等四大类。

  珠联璀璨耀三晋

  本报评论员

  长期以来,榆次、太谷、祁县、平遥像一颗颗珍珠散落在晋中大地,如今,他们终于要串起来耀目于世人了。这个机遇的创造者,就是12月11日启动的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重大规划。实施“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的开发,对晋中按照转型发展先行区、晋商文化复兴地、现代宜居生态市的科学定位,大力实施经济转型、赶超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努力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一篇具有全局影响的大文章。

  由文化部于2010年批准的国家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华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涵盖晋中、太原、吕梁三市的19个县(市区),其文化区域概念泛指为“大晋中”。在“大晋中”文化区域内,我市的榆次、太谷、祁县、平遥四县(区)历史特征显著、文化遗存集中,处于核心区。“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总体规划、设计和建设,就是要从核心区入手,逐步向辐射区展开。

  “大晋中”北接草原、南引中原,东西两山环抱,汾河、黄河文明彰显,草原文化与黄土高原的农耕文化、商业文化交相融会、兼容共生,形成了极为厚重、非常特殊的历史文化遗存。我市与太原、吕梁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经济互补,既是友好近邻,也是重要的战略伙伴。当前,作为省委、省政府“一核一圈三群”战略重点的太原都市圈建设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时期。作为太原都市圈重要构成区域的榆太祁平四县(区),交通、饮食服务业等基础设施比较发达,已经拥有平遥古城、乔家大院、常家庄园等文化旅游的亮丽名片,是晋中与太原、吕梁的结合部,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资源丰富,腹地广阔,开发潜力巨大。值此之时,加快推进“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开发,有利于我市抓住机遇加快率先发展,有利于推动三市在文化生态保护方面互利共赢的合作不断走向纵深。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文化产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对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强市,必是文化产业强市;提高文化软实力,必有产业硬实力作支撑。“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重大规划的提出和实施,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晋中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的内涵,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促进产业转移与合理分工;进一步扩大区域文化旅游市场和发展的空间,创造新的、更多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发挥区域内各县(区)比较优势,互补互利,合力提升本地区的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吸纳与更合理地运用民间资本和外部资源,促进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的合作;进一步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节庆、广告、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相关产业的文化含量和附加值,延伸文化产业链。加快建设“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符合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兴晋富民目标的要求,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实施市三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任务和“十二五”目标规划的一个战略性重要举措。

  加快“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的开发,机遇难得,时不我待。关键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准确把握功能定位,精心谋划产业布局,把核心区建成晋中与太原、吕梁之间的区域性旅游文化项目聚集地、旅游文化物流基地、旅游文化产品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沟通晋中与省内外大通道、交流大桥梁、合作大平台,成为晋中率先发展新的增长极,成为山西转型综改实验区建设的重要标志,成为三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最大亮点。

  加快“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的开发,推动“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艰巨任务。在综改实验区建设、晋中太原同城化的机遇面前,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在全市开展的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发展机遇、加快转型跨越、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大讨论,在“文化强市”战略引领下,先行先试,引进创新激励机制,进行力量整合、资源合理分配,全市上下总动员,奋发有为,坚决打好打胜“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攻坚战。

  人类的延续和传代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每一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一个与此相关的“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的建成,必将造福于三晋人民,有益于世界。  

  “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重大规划启动座谈会专家学者发言摘登

  “大晋中”挥出大手笔 文促会力推文化牌

  李留澜 (省人大常委、省文促会副主席):今天这个座谈会就《框架意见》及相关的规划构想、政策建议邀请各方面的人士来进行讨论,之所以要讨论,是因为这不是规划本身,离规划还远,是进行科学、合理、高标准规划的前期工作。我们做一些前期工作,然后与晋中进行沟通,然后再递交到省委、省政府,省委、省政府同意这个事,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做规划、做设计,看看需要多大的投资,产出又能有多少。我们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听到了各方面专家想到的很多项目,这些未必能一一列入规划。像“传习所”、“博物馆”这样的保护项目,是一定要做的,其他开发类的还不一定。《框架意见》中的15个项目是我们初步想到的,是我们在经过多次调研后感觉到有新意、有创意、有价值的项目。我们想看看做这些项目到底需要多少投资,对山西转型发展有多大的作用。里面有一些保护类项目,还可以申请国家拨款。我们搞规划,必须有专家和市场的认可。所以我们提出了要引进国内外一流的专业规划团队、一流的战略投资者,对核心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进行高端策划、设计。同时再“晋中试验区”的框架下,突出核心区发展规划的重要带动作用,促进“大晋中”整体的文化旅游建设,加强这一框架内项目、资金、市场等重要方面的联系与对接。

  赵克谦(文化厅副厅长):山西省中华文化促进会目前所抓的“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重大规划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举措。现阶段,国家、省、市对文化产业的关注达到了新的高度。如今山西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别的省市相比我们的动作还不大,特别是我们缺少统一包装、统一推介和经营的举动。我们山西缺少一个统一的组织、统一的规划和统一的协调的机制。规划的启动将对山西的文化旅游、转型发展、子孙后代意义重大。规划使山西文化旅游的发展找到了抓手,有许多领导和专家的支持,我想晋中的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是不可限量的。规划反映了山西和晋中文化旅游的实际情况,项目非常切合实际,特别是规划明确了如何处理好保护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与“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建设的关系。保护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是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战略,我们要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要避免开发不当造成损失。推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是文化厅的本职工作,对于“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建设的工作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调动各方面力量,全力以赴予以帮助。我建议,晋中应该全面考量核心区周边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把一些原有的节庆和项目与核心区建设统筹纳入一个盘子考虑,比照产品,避免雷同,在寻找差异中做出特色,同时要搞好项目配套、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的工作。

  李贵(省旅游局副局长):“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规划定位科学,起步很高。晋中是晋商文化最核心的地带,所以要准确定位该核心区的文化地位,以把平遥打造成国家级文化旅游的目的地为抓手,全力推进此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平遥是晋中乃至山西旅游的王牌,平遥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突出平遥的地域特色,提升节庆经济的水平,我们要深度挖掘,寻求差异,加强融合,推动晋中大院和古城完成其第二次辉煌。要完善旅游要素,拉长产业链,同时加快体制创新,培育大型旅游企业,探寻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引进大企业、大集团,逐步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引导的格局;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切实形成科学高效的宏观文化体制、富有效率的微观运行机制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着力构建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文化格局。要在旅游产业项目土地上、融资上、旅游企业投资问题上有大突破,要充分动员和运用各种社会资源,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管理体制,要坚持“经济文化化、文化产业化”,充分运用自身的资源条件,注重文化、文物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型网络媒体互动融合,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信息、体育、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卢渝(山西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省文促会副主席):晋中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孕育了许多文学巨匠和文化名人,发出耀眼的文化光彩。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建设“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今天,“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规划轮廓面世了,这对晋中和山西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我认为规划具有四个明显特点:一、顺应大势,规划为文化转型跨越发展和文化强省找到了战略支撑点。二、厚积薄发。三、意义高远。四、规划依托文化资源,打破区域限制,整合优质资源,双管齐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在开发中我们要注意处理好保护开发的关系,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开发。要处理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实现文化事业的繁荣和产业繁荣,做到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统一,在项目设计中实现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要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给晋商文化赋予新的意义,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要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使政府和企业形成合力,把产业做好。

  王利波(省委政研室副主任、文促会副秘书长):山西文促会作为非政府组织推动“大晋中”旅游文化核心区规划启动意义非常重大。规划整合了现有文化资源,对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意义很大,“十二五”期间,山西要实现GDP翻番,山西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就要达到6%。再造一个新山西,文化产业要实现翻番,就意味着文化产业年均增长不低于25%,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新举措,通过文促会的努力山西的文化产业找到了一条新路。我认为山西的文化产业发展要遵循以下策略:以资源补煤,以增量调存量,拿小钱引大钱。做好规划,把国外的资本平台、投资公司和专家引进来,变死宝为活宝。希望晋中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先行先试,中心突破,为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要实现这个目的我认为,一是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上晋中应该有所突破,在先行先试上要走到全省的前列,要在以煤促文上有所突破,建立以煤促文的系统机制和有效方式,并在此方面探索一种成功模式;二是晋中文化管理要试行大部制,在突破文化旅游条块管理上有大动作,使文化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现有效整合,合理运作;三是在文化品牌整合建设上有大动作,使晋中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形成规模效益。要引导资源向文化产业集聚,形成一流的文化产业融资平台、一流的文化产业智库平台、一流的文化产业硬件和品牌、一流的文化产业人才集聚地。

  李永宠 (省社科院旅游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省文促会副秘书长):这个《框架意见》非常好,选题也非常好,丰富和充实了晋中文化旅游的产品结构。我们现在的旅游产品还是很单一的,丰富和充实文化,完善文化产品结构能增强吸引力,增加参与性,更好地吸引市场。现在整个山西的文化、旅游和创意,都是零零星星的,缺乏整合,缺乏大产品、大手笔的东西。为此我想提几点原则性的建议:一是先易后难的原则,要找突破口。二是企业与资源管理的创新,这一直是阻碍我们山西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障碍。从综改实验区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迫切需要创新,我们不能单纯地搞保护。三是市场导向和创造市场导向。我们要看到现在的市场,还要考虑未来市场,创造市场吸引力。

  总的来说,“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规划,既要立足“晋中保护区”,又要超越“晋中保护区”。在建设理念方面,力争在确保优秀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更加侧重研究,提出推动发展的科学理念和具体方法;在开发方式方面,力争在抢救、保护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更加侧重推动文化旅游资源与资本、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的紧密结合;在实施主体方面,力争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推动力,创建全新的体制机制。

  时匡(国家一级建筑师,文促会特邀顾问):晋中的大院与古城是规划建设的展示与学习的宝地,它的古建资源在国内罕见。对搞建筑设计的人来说,每次来晋中都收获颇丰。我认为要搞好晋中的文化旅游产业,一、在规划中要把晋中的原有资源和项目结合起来。对于建设“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而言,一流的规划,就是一流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规划就像乐队指挥,指挥这一区域中的每个元素各得其位。“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的建设做不做规划,效果差别非常大。比如北京有些区域的建筑看上去杂乱无章,而天安门广场就显示出它是经过城市设计的;上海改造过的地方很多,但谁都不会想到去改造外滩,因为外滩是做了城市设计的。国内的城市,几年没去就会感觉变化很大,欧洲城市多年不去也不会给人这种感觉。欧洲许多国家100多年前就开始做包括城市设计在内的城市规划了,今天大家看到的就是它们进行城市设计的成果。而在我国,规划和建筑是两门分得比较开的学科,彼此的交流和沟通不足,造成城市规划的缺位。二、我们古城古院的建设中不要做大的改动和修复,而要利用先进的创意在里面填进新的内容。我们这代人要留给后人、留给历史什么?不要让后人批判我们,推翻我们的建筑;更不能破坏城市风貌,成为历史的罪人。三、在小火车的站点设计上我们要依托原有交通节点不要一味孤立建设站点。

  姚宝瑄 (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省文促会理事):“大晋中”这是一个泛指的概念,因为远古以来,晋北的游牧文明、晋南的农耕文明、晋西的山地文明纷纷汇入晋中盆地,与后期产生的商业文化在这里交相融会、兼容共生,形成了极为厚重、非常特殊的历史文化遗存。与国家已经批复的福建闽南等其他几个试验区相比,“大晋中”文化区域的历史典型性、资源多样性、遗存传承性都是不可比拟的。尤其是位于主轴线上的榆太祁平四县区,拥有独特而密集的优秀文化资源,承载着“农工并举、商儒结合、乐武并济”的厚重历史,构成了极高的美学和科学价值,蕴藏了无限的商机和巨大的经济价值。同时,这四个县区也是太原都市圈的重要构成区域,交通等基础设施比较发达,已经拥有平遥古城、乔家大院、常家庄园等文化旅游名片。且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理念与认识都比较深入,推动“大晋中”文化旅游核心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超常发展的基本条件都已具备。这也是文促会成立伊始,就把目光聚焦到晋中的原因所在。前几天在省城召开的“中部六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文化相结合”论坛,提出的思路与我们这个核心区的思路基本一致。大家认为,非遗的东西不进行生产性的保护,它们肯定要走向灭亡。没有一个合理的发展、利用,所有的保护也都是空谈。而我们这个方案的设计,是在经过大量的基层和民间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将非遗纳入了文化旅游的设计思路中来予以考量,希望在这方面能有所创新、有所收获。

通知公告通知公告更多信息

商会公众号:bjsxqysh 商会微信号:15313254191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6012591号-1来稿邮箱:bjjshang@163.com
站长统计技术支持:易和有容网络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