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手机网站 | 访问旧版 |您好,欢迎您!
登录找回密码只需一步,快速开始网络营销融资贷款天下团销战略合作客服中心 qq登陆
网页顶部

走进春天里 第八个中央一号文件让山乡发生巨变

发布时间:2013-10-14 15:32:05 点击:0

正当农民欢庆丰收、喜迎新春的时候,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发表了,喜讯传遍神州大地。冬天的脚步渐行渐远,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像春风一样,温暖着亿万农民的心。

从2004年—2010年,中央连续出台了7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7个中央一号文件,强农惠农政策密度之大、力度之大、突破之大前所未有;7个中央一号文件,每年向前一步,初步形成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

在补贴年年增加,农业连年增产,农民连年增收,农村形势持续向好的形势下,我省虽然在刚刚过去的虎年,经历了自然灾害、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等多重挑战,但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依然取得了粮食生产突破百亿公斤大关的成绩,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抗灾夺丰收,离不开这几年中央连续出台的7个一号文件,离不开农民朋友的辛勤耕耘。揣着好收成、带着好心情的农民,对于未来的生活也更充满了期待。

令人欢欣鼓舞的是,不久前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今年 “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着力夯实水利这个最重要的基础。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改革发展,提出“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这对“十年九旱”的山西,对多年来饱受干旱之苦的2000万农民兄弟,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同时也说明,随着国家“三农”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的初步形成,中央开始在不断强化和完善现有政策的同时,选取影响全局的薄弱环节和重大问题逐个突破。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表后的第5天,就是兔年春节,再过1天,是立春。新年好政策,新春新气象,千千万万的农家小院,挂灯笼、贴春联、扫庭堂,欢天喜地地走进春天里。走在街宽敞、路平整的新农村,走进粮满仓、钱满柜的亲戚家,我们感受着党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更感受着富裕、新潮、务实的农民一年又一年的新生活。

抬眼望去,麦田又吐新绿,预示着“三农”发展的新希望。(白续宏)

不忙拜年忙抗旱

大年初一,芮城县古魏镇王窑村第一居民组贾贤亮一家人,没有像往年那样,忙着去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家拜年,而是一大早就赶到自家麦田里给麦苗浇水。

贾贤亮是王窑村有名的种粮大户之一,家里有130多亩小麦地,其中60多亩旱地、70多亩水浇地。由于贾贤亮家需浇水的麦田面积大,村里根据实际情况,给贾贤亮这些种粮大户和村民调配浇地时间,并按先浇大块地,再浇沟坡、二台阶地的办法进行浇灌。听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加快水利的改革发展,芮城县许多春节期间暂停访亲问友、全力抗旱浇麦的农民都齐声叫好。

由于去冬今春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加之大风天气多,土壤失墒快,目前芮城县仍有10多万亩小麦不同程度受旱,其中5万亩旱情较重。针对旱情,芮城县实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三包”责任制,积极组建抗旱帮扶队,与缺少劳力户和特困户结成帮扶对子进行帮扶,确保抗旱浇麦工作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纷纷为群众提供不同形式的帮助,水利、农机、电力等部门发挥行业优势,积极为农民解决水源设备、农电设施,合理调度,科学安排,千方百计方便群众抗旱浇地,有力地推动了抗旱浇麦工作的顺利开展。截至目前,芮城县投入各类抗旱机械设备600余台(套),已抗旱浇地20多万亩,让受旱小麦及时喝上了“保命水”。(张学晋 马雪琴)

好光景赛过城里人

沿忻台旅游线走进五台县东冶镇东街村,跨过高大亮丽的牌楼,进入东胜开发区,一条平展展的水泥路就是该村的主街道。街道边,65岁的杜八海老人捋着胡须和笔者高兴地聊天:“国家的惠农政策好,我家种蔬菜,一年能赚5万块,全家人人都是万元户,村里的好光景能赛过那城里人。”

2008年底,东街村拉开了建设新农村的序幕,全村大街小巷的1万余立方米垃圾清理转化,新修了30个垃圾池;水泥硬化主街道6公里、小巷10公里、安装路灯367盏;铺设管道1.1万米,复修水井2眼,甜甜的深井水流进了农家。在东街村科技示范园区,建有56座日光节能温棚,成立了东街村蔬菜种植合作社,新鲜的蔬菜源源不断销往菜市场。村里的养殖合作社还投资12万元,建设了宾馆式的规模养鸡场和养殖小区,为村民们发展养殖业提供了便利,目前全村已饲养优种家鸡4200只,养羊340只。全村有27%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种植,18%的劳动力从事养殖,11%的劳动力从事加工业,44%的劳动力从事服务业。

村委主任徐晓宝说:“这几年的一号文件,确实给老百姓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咱们村900余户人家中,60%以上住上了水、电、暖配套的楼房,30%的人家有小汽车,全村年收入已上升到861万元,人均纯收入3259元。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水利,对于缺水的东街村无疑又是一大好消息,村民们都盼着更好的日子呢!”(金俊贤)

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

春节前后,地处塞北的阳高县滴水成冰,在土地上劳作了一年的罗文皂镇罗文皂村农民米录,正在温暖的家中享受着丰收的喜悦,欢乐的笑声不时从年味十足的农家小院中飘出。“俺村是个盐碱滩,过去不打粮,现在却年年增收,你看,去年这玉米长得多饱。”老米专门拿起一个玉茭棒子向笔者炫耀。

阳高县有40万亩盐碱滩地,占总耕地面积的近一半。得益于近年来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和科技兴农措施的实施,该县先后铺开了14个土地整理项目、5个万亩综合开发治理项目,累计治理盐碱地11.2万亩。同时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政策,大力推广机深(松)耕、测土配方、玉米密植、节水灌溉等技术,大力普及农业实用知识。使阳高这个全省产粮大县在粮食生产上实现了“五连增”。今年全县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据测算,全县粮食产量可达1.76亿公斤,比去年增产0.46亿公斤,同比增长28%。

政策到位,措施得力,调动了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狮子屯乡吴家河村科技种田能手周军,通过土地流转,让70多亩零零散散的“插花田”“流”到了一块儿;国家实行农机财政补贴,他又及时跟进,如今老周家的车棚里停满了拖拉机、播种机、割茬机、铺膜机等各种农机具。

“今年俺家至少能打6万公斤粮,明年再弄台小型收割机,种地可就是‘全机械化’了。”一说到农机具,周军脸上乐开了花。(程利斌 尉建飞)

喜看“贺岁片”

每到岁末年初,电影界都要推出“贺岁片”。为了庆祝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将“一号文件”锁定“三农”,新绛县古交镇在今年春节,把全镇的村干部邀请到一起,看起了古交版的“贺岁片”。

镜头一 是一个年轻人的特写,他叫黄金金,去年初,他从镇信用社贷款20万元,建起10个养鸡房,引进2万只雏鸡,一年出栏肉鸡10万只。黄金金还让村里的20多名年轻人学技术,学管理,提高肉鸡质量,增加市场份额。去年底,上院村的村民年人均收入达6000多元。

镜头二 是连片的蔬菜大棚,大棚里菜农们采摘着黄瓜、西红柿、茄子等蔬菜,笑容满面。面对镜头,丁村村委主任杨喜才、辛堡村村委主任曹立功不约而同地说:“党的政策好,蔬菜的价格更好。去年的大棚菜,一亩地收入少说也在1.5万元,最多的收入达4万元。”前年,为了连片发展设施农业,古交镇对丁村、辛堡、北刘等4个村的土地进行互换和转包,使跨村甚至跨乡的3000亩大棚蔬菜连成片。

镜头三 是一幅幅机灌、井灌的提水画面。去冬今春连续100多天无雨雪,但古交机灌站经过二级提水,把哗哗的汾河水送到老百姓的田间地头,古交镇的3万亩小麦,春节前全部浇了一到两遍水。这几年古交镇坚持不懈地抓中低产田改造,采取国家投资、小额贷款、集资兴修水利的办法,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使粮食生产有了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天旱立即启动抗旱机制,雨涝马上启动排涝机制,闻听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建设,更鼓起古交镇依水兴农的劲头。

“贺岁片”都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看起来、听起来,格外亲切、感人。特别是那凝练的镜头,精辟的语言,使在座的人难以忘怀。大伙儿都由衷地说,没有连续多年的强农惠农政策,哪里有咱的‘贺岁片’啊。” 梁冬 南俊杰

通知公告通知公告更多信息

商会公众号:bjsxqysh 商会微信号:15313254191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6012591号-1来稿邮箱:bjjshang@163.com
站长统计技术支持:易和有容网络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