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手机网站 | 访问旧版 |您好,欢迎您!
登录找回密码只需一步,快速开始网络营销融资贷款天下团销战略合作客服中心 qq登陆
网页顶部

全国掀学习高潮"右玉精神"本学期进入小学课堂

发布时间:2013-09-29 14:56:42 点击:0

开栏语

  新中国成立61年来,18任县委书记带领右玉人,把一个荒蛮之地变成“塞上绿洲”。

  从解放初不到0.3%,到现在的52%以上,右玉的绿化覆盖率远远超过了全国水平,外界把右玉人的这种坚持称为“奇迹”,从而掀起了全省大规模学习“右玉精神”新高潮。

  在右玉,无论老人还是孩子,都是“右玉精神”的缔造者和实践者。尤其是青年人,在共青团组织的带领下,他们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涌现出一大批青年劳模,浩浩荡荡、漫山遍野的植树队伍,也成为右玉一道独特的风景。

  从机关到农村,18到35岁的青年都有参与绿化的经历。1971年,右玉县成立青年突击队,先后有近40批青年团员参加绿化活动,占全县的30%。

  “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右玉精神”背后,共青团始终默默发挥着无穷的力量。

  “右玉精神”本学期进入小学课堂

  连续十天,右玉县团县委书记刘继珍都没顾上回家。在他的办公室里,随处可见整齐摆放的“右玉精神”学习资料,资料空白的地方还写着他的学习心得。“每任团委书记年年都坚持做两件事,一是引导青年们种好树,二是通过不同方式资助贫困青年。”刘继珍说,现在全国都掀起了学习“右玉精神”的浪潮,作为新时代的人,我们不光要将这两个“接力棒”继续传递下去,还要将“右玉精神”传播到小学课堂。

  “右玉精神”天天要学

  8月31日,团省委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奔赴右玉深入学习“右玉精神”。在报告会上,右玉县委书记陈小洪用感人至深的事例诠释了什么是“右玉精神”。

  “右玉60年来奋斗不止,绿树如帜,在18任县委书记的率领下,右玉人民不畏艰难,植树造林,把‘不毛之地’变为‘塞上绿洲’。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是‘右玉精神’的核心内容,它不仅改变了领导人的政绩观,还得到全体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右玉的根本。”听了陈小洪书记的讲话,刘继珍忙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本子记录。

  “团省委书记刘润民在传达省委兴起学习‘右玉精神’新高潮大会”精神时,要求我们要在深刻认识“什么是‘右玉精神’”、“为什么学习 ‘右玉精神’”、“怎么学习‘右玉精神’”上下功夫。还指出,现阶段共青团学习“右玉精神”就要做到“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做好本职工作,要与学习贯彻袁纯清书记“7·29”重要讲话结合起来,与扎实推进我省共青团“一条主线、两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与当前全省三级团委换届结合起来,与共青团重点、难点工作结合起来。”刘继珍说,他现在每天拿着这段话对照自己,检验自己的工作。

  “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拿出来好好看这段话,想想每天的工作漏了什么,需要补什么。”刘继珍说,即便自己是右玉人,也得好好领悟“右玉精神”。

  种好树 育好苗

  9月2日,曾担任右玉县威远镇团委书记的王渊再次当选。对于他而言,当下最重要的是组织青年完成全乡的植树任务,全年的工作重点就是育苗。

  “刚参加工作时,威远镇只有十五名突击队员。等到春天时,队员们便开始在县里规划的责任片区种树。那个时候,树苗都是乡镇免费发放,每名队员不光要负责种好树,还得负责种活树。”王渊说,等到秋天再次挖坑时,看到没有成活的树木,必须进行补栽。

  如今,又到了挖坑的季节。王渊说,镇上分配的种树任务有两万株。现在种一棵树成本最少也得三十元,有的达到了五十元甚至更多。这部分资金由县里负责一半,乡镇自己解决一半。

  由于王渊所在的威远镇水资源较为丰富,为了减轻资金压力,该镇也就成为了苗木种植的主要基地。“这些苗木除了供应我们镇外,还要供应给其他乡镇。”王渊说,目前,全县植树已经逐渐产业化了,划分得很细致。团委的任务就是带领青年做好育苗工作。

  眼看着秋天又来了,王渊又开始忙碌起来。“乡团委一定要起到引导带头作用。”在王渊看来,传承右玉精神不光要种好树,还要带领大学生村干部等团员青年建大棚,种蔬菜、种花卉,踏实做好本职工作,从一定程度上带动全镇经济发展,缓解种树资金压力。

  大学生村干部护林防火

  每年植树中的重要工作就是护林防火,以前这个任务全由乡镇干部负责,现在大学生村干部也加入了这个行列。2006年,聂玉英成为右玉县李达窑乡柴沟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每到清明时分,她也成为了一名护林防火队员。每天早上七点,她便出发,在各个乡镇到该乡镇的必经之路上蹲点拦车。

  不管是三轮车、四轮车还是私家车,只要有过往车辆,聂玉英都会拦下,车牌号、车主姓名,都要一一作详细登记。有一次,县里某位领导开着私家车通过,聂玉英依旧像往常一样拦下,并作登记。事情过后,她才得知,原来是县里的四大班子领导之一。“一旦发生火灾,我们便可以第一时间追究个人责任。”聂玉英说,正是每年的严格执勤,才创造了火灾的零事故。

  “我们乡镇共有42个村,共分为5个片区。我们片区有七个村,由五个人来负责。”聂玉英说,由于人手较少,负责在去乡镇的必经之路上拦车登记的只有她和另外一名乡镇干部。其余人员则负责其他村的火灾应急情况。

  中午,她和同事轮班执勤,轮流吃饭。一登记就是一天,每天都是天黑后才赶往单位,整理一天登记的车辆。

  其实,对于聂玉英而言,年年的蹲点并不算什么,最担心的就是应急火情的发生。一次,她在乡镇办公室负责接听群众电话。快到中午时,有村民打电话称看到有地方冒烟。这可吓坏了聂玉英,她马上向党委书记汇报。

  “一到护林防火时节,大家都出去了,办公室就剩下接电话的值班人员和统筹大局的书记。”听了聂玉英的汇报,书记比她还着急。二话没说,就徒步跑向举报地点。一直想坚持赶往火情地点的聂玉英则被安排留下来,继续接听火情举报电话,并给挨着冒烟地点最近的片区负责人报告情况。

  “书记跑过去时,片区负责人已经到了。”聂玉英说,原来是虚惊一场,是有村民在燃烧玉米秸秆。当书记们赶到时,燃烧的秸秆早已成为灰烬。

  “我们乡镇每年都有种树任务,种的树越来越多,护林防火的工作也就越来越重要。”那件事后,聂玉英更加感到作为一名护林防火队员的重要性。

  “右玉精神”进入小学课堂

  “实际上,艰苦奋斗、坚持、不放弃的精神便是‘右玉精神’的雏形。”刘继珍说,2008年,“右玉精神”正式被提了出来。同时,“右玉精神”也逐渐衍生到各个领域,不光是种树。

  在刘继珍的电脑桌面上,满满当当的文件都是关于2010年下半年工作计划的详细安排,除了植树任务的详细安排外,很多贫困学生的资料早已被搜集了起来。

  连续十天,他都一直住在单位。随着学校开学,他又开始忙着筹划“右玉精神”进小学课堂的活动。

  “每学期的第一周或第一个月必须开展一次 ‘右玉精神进课堂’,主要形式为主题班会,同时还要组织各校学生观看右玉精神宣传片,组织学生到南山公园进行传统教育,开展一些植绿护绿活动。”刘继珍说,前几任团委书记已经将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到基层青年。而自己能做的便是,将“右玉精神”继续深入,传到小学课堂。

  “我们做的每件事都像种树,踏踏实实。如果跳过了其中任何一个阶段,都像无法成活的树木。”刘继珍在诠释“右玉精神”时说,他会将绿的接力棒继续传递下去,将“右玉精神”深入到每个小学课堂,更好地传承“右玉精神”。

  “今年,我们乡镇有两万株的种树任务。这几天我都在忙这个,你们乡镇是什么情况?”近日,在团省委全体机关干部奔赴右玉县深入学习“右玉精神”的交流会上,右玉县丁家窑乡党委书记门进孝一见到前几任团县委书记就问种树的事情。“自从离开团县委后,我们几任团县委书记很难相聚,尤其是到了春秋季节,大家都在忙着种树。这次团省委学习‘右玉精神’,我们聚在了一起,谈论的话题依旧离不开种树。”门进孝曾在2001年担任右玉团县委书记,他说,60年来,团县委书记换了几十任,但不管来的是谁,共青团的核心工作都是引导更多的青年种树。

  坚持传递绿色接力棒

  翻开右玉县的团史,从1949年决定成立右玉县青委筹委会开始,每年都有开展青年种树的大会和活动。1981年,共青团中央、林业部还授予右玉县团县委为“绿化祖国突击队”的光荣称号。

  1990年3月24日,当右玉县委、右玉绿化委员会、右玉县林业局、右玉县水利局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县组织开展青少年绿化工程竞赛活动》的通知时,门进孝还激动了好几天。因为,从小到大植树的他,对于挖坑、种树的活早已熟练地不得了。当年,右玉县白头里乡团委350名团员就在春天种植经济林200亩,培埂压条210亩。

  “只要有人被表彰,我们就很受鼓舞。”门进孝说,1990年“五四”大会上,就有10名团员青年因树种得好而获得“右玉青年十标兵”的称号。“后来担任团县委书记后,我们年年都坚持植树,我一天能挖20个坑呢。”

  “如果说成就,我真没有。故事嘛,也没有。种树很平常,也没啥。”在门进孝担任团县委书记的5年中,每到春秋两季,必定会号召全县青年“多种树、种好树”,而这,也是每任团县委书记们约定俗成的事情。

  在团史上,有一沓子关于门进孝组织的团活动资料记载,几乎每两个月都有一个大型的团活动,团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特别是 “青年突击队”的授旗仪式,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那个活动,我策划了一个多月。每天睡前都要筹划如何用最好的方式将青年们都集中起来。”门进孝说,尽管每年都种树,但是全县青年的力量比较分散。

  2002年3月29日,全县2000多名青年集中在右玉县县委大楼前,当 “为绿化右玉建功,让青春再铸辉煌”春季植树造林 “青年突击队”授旗仪式启动、八支植树造林 “青年突击队”队长接过大旗时,门进孝的双眼湿润了。

  “我看到了青年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一直鼓舞着每位青年要好好种树。”门进孝认为,团员青年们很需要这种力量的鼓舞,“不管是谁当团县委书记,团的工作,就是一定要把树种好,传递好上任团县委书记留下的绿色接力棒。”

  每一任团县委书记都难以顾及家庭

  在门进孝担任团县委书记期间,他的女儿正上幼儿园。一到了种树季节,他就忙得团团转。所有接送孩子的任务也就全部压到了爱人身上。

  有一次,幼儿园老师问门进孝的爱人为什么总不来接送孩子,门进孝的爱人很尴尬,不知该如何回答。回到家,委屈地对门进孝说:“别人家孩子的父亲都能早晚接送孩子,人家也要种树,怎么就你没时间?”每次面对爱人如此问话,门进孝只能回答一个字:“忙。”

  尽管一到春秋两季,门进孝爱人所在的单位也忙着种树。但不同的是,作为团县委书记的门进孝除了完成县委规定的种树任务外,还要带领全县青年在新开辟的青年林基地植树。门进孝说,自己也感觉很对不起孩子。女儿上幼儿园期间,他从未接送过女儿,女儿上学后,他也从未管过。但是,女儿却从他那里学到了吃苦精神。

  其实,每一任团县委书记都是如此。2007年,宣勇担任右玉的团县委书记,那时,他的爱人刚生完孩子,却正赶上秋天挖坑。父母都在外地,岳父母又年事已高,每天早上7点,宣勇和妻子只得把孩子寄送到别人家中,然后匆匆赶去片区挖坑。

  “因为我是团县委书记,我得带领青年们在青年林基地挖坑,还要对每位青年实地进行思想教育。”宣勇说,那段时间,他和爱人回家都晚,顾不上做饭,每天都到岳父家蹭饭。

  几十年坚持 体会啥叫“不放弃”

  每年,每任团县委书记不光要完成种树的任务,还要做同样一件事情——为贫困青年申请各种资助。

  “我们县经济条件不好,尽管年年种树,但是并没有经济林。这些生态树对老百姓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利益。”门进孝说,每任团委书记都将帮助贫困青年作为每年的重要任务。

  在门进孝任职期间,就积极获取各方帮助,引进资金,建立了两所希望小学。同时,还帮助贫困学生积极申请助学金。

  “种树需要挖坑,需要扎实地坚持。资助贫困青年也需要扎实地推进,给更多的青年以鼓励和资助。”宣勇说,他在任期间,不少大学生村干部、青年企业家都被树为榜样。通过他们的事迹,给予更多青年精神上的鼓舞。

  在宣勇看来,如果种树使得大家体验到了吃苦的精神,那几十年来植树的坚持,让团县委书记们体会到的是坚持、不放弃的精神


  当第一支青年突击队的红旗插在右玉青年林中时,做一个“青年突击队员”就成为当地很多青年追求的目标。在右玉,从机关到农村,从18岁到35岁,每一个年轻人都有参加过青年突击队的经历。从1971年成立青年突击队之初到现在,近40批青年团员植的树占到了全县所植树木的30%。从护林防火到保苗、育苗,每一个地方都少不了青年突击队成员的身影。身为80后的李娟曾经最羡慕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了,羡慕他们能站在旗帜下光荣地植树。而今,她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变成了一个植树造林的组织者。但作为右玉人,右玉的青年,这里才是年轻的她施展才华的地方,也许在将来右玉的点点画画中,就有她的一笔。实际上,来自各条战线的青年,都曾为右玉奉献,他们都有同样一个称号,那就是“青年突击队员”。

  植树 大家最高兴的事

  如今,在右玉县县委办公室工作的吴兴国回想起曾经种树的时光,脸上依旧泛着兴奋。在他的记忆中,青年突击队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1976年出生的他,在没到县委办公室工作之前,曾是右玉县一中的语文老师。

  “刚参加工作时,到了种树时节,我就看到山头上插着红色的旗帜。但是不知道这面旗帜是用来做什么的?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吴兴国说,就在他参加工作的下半年,自己也成为了青年突击队的一名成员,那时才知道原来这面旗帜是用来号召青年们的。

  1998年,第一次植树,吴兴国骑着自行车带队,学生们也骑着自行车尾随其后。就这样,植树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大家都把种树当成了一种习惯。“就像是一打铃就下课一样习惯。”吴兴国说,如果学校安排种树的时间晚了点,还有不少学生追着问啥时种树。

  “那会的绿化面积没有20%,大家中午都不回家,鸡蛋是常带的食物,要是有风沙吹来,就着风沙吃鸡蛋也是常有的事。”吴兴国说,每个班大概有70余名学生,每个班种树两三天。当时他是两个班的班主任,一出去就带着150名学生出门了。路上的自行车依次排开,同学们高兴地像放假。

  80后都有种树情结

  1981年出生的李娟赶上了父母下岗、自费上大学、工作不分配等种种社会变迁,同样也经历了右玉黄沙漫天,人人都围红丝巾的记忆。青年突击队在她儿时的时代中,象征着一群年轻人热情、奔放的干劲,尤其是山上植树时插在山头的那面红旗更是深深地留在了脑海。

  在李娟上小学的时候,植树季节是自己最幸福的时刻。因为在这些天中,自己的父母会连续一周在右玉的山上植树,有可以自由支配的零用钱和随时都想吃的方便面,没有耳边父母过问学习情况时的紧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很多孩子都记住了这个童年甜蜜的时刻。

  1995年的秋天,刚上初中的她在学校经历了她人生中第一次正式植树。

  而就在植树的前一天,右玉刮起了大风,黄沙漫天甚至看不清前方10米的路,孩子总有点爱玩的天性,和她一起结伴而行的同学在风中比起了走路的速度,看谁先跑回家。

  风大、土多,不时还有沙子敲打自己的面颊,而这样的天气对于很多当地人来说已经习以为常,睁不开眼睛的他们只能低头凭着感觉往家的那个方向跑。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正前方的电线杆和自己的同学迎面撞上。“好大一声响,人就躺在了地上。”李娟说起当时的情况,好像现在还能体会到当时的痛楚,至今那个同学的额头仍有印记。

  后来李娟从老师的口中得知,那天的遭遇是因为树太少,挡不住风沙。所以,在她的记忆中种树很重要,能防止意外发生。

  拿着学校发的铁锹,早晨5点集合,坐上货车,按照几十年都没有变过的规矩,李娟和同学们第一次上山植树。挖坑、填土、整地,在父母和长辈的潜移默化下,每一个人都信手拈来,就像鸟会飞,种树也逐渐成为一种本能。

  扛着大旗去种树

  “种树时候最好看的风景除了满山遍野的青年外,还有满山飘扬的红旗。”李娟望着远处的山,她用手指在玻璃上画了一圈说,你看,那片青年林有我战斗的痕迹。如今,她成为了右玉县团县委的一名干事,她也成为了令人羡慕的那群人中的一员。

  “我曾经最羡慕那些青年突击队员了,希望能和他们一样,扛着大旗去植树。”李娟说,现在,她依然是一个组织者,年轻的她有很好的际遇,但作为右玉人,右玉的青年,这里才是自己施展才华的地方,也许将来右玉点点画画,其中就有她一笔。同样在各条战线上的青年,他们都在为右玉奉献着,他们都有同样一个称号——“青年突击队”。

  如今,不论是70后吴兴国、还是80后李娟、聂玉英都已经成为青年突击队的成员。“现在,很多90后学生也都积极加入到青年突击队中。”吴兴国说,每年,他曾经工作过的学校都有很多90后学生加入到青年突击队的队伍中来。

  队员在换,精神不换

  随着青年突击队的变迁,青年突击队员们也换了不少。“现在全县的种树有了专业队伍,青年突击队员们的工作也就不光局限于种树,更多的是在团县委的引导下,寻求经济发展道路。”右玉县团县委书记刘继珍说,在右玉县的很多乡镇,担任大学生村干部的青年突击队员就在乡镇团委的扶持下发展蔬菜、花卉种植等。

  确实如此,右玉县大学生村干部聂玉英所在的李达窑乡柴沟村,就是右玉县的小杂粮基地,而很多青年突击队员的工作分工逐渐明确。如大学生村干部主要负责田间指导,免费发放种粮。而农村青年们则负责种植,等来年,再将种植的种粮与其他乡镇的种粮互换。同时,这些青年们还学习新的技术。吴兴国说,青年突击队员已经覆盖到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不同领域。在右玉县,只要是青年,都是青年突击队员。

  “而且,‘右玉精神’也不仅仅局限于种树,新的时代赋予它更多的含义。”右玉县团县委书记刘继珍说,不同领域的青年都在用自己的实际工作诠释着不一样的“右玉精神”。 记者 韩国华 李春

通知公告通知公告更多信息

商会公众号:bjsxqysh 商会微信号:15313254191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6012591号-1来稿邮箱:bjjshang@163.com
站长统计技术支持:易和有容网络中心

Baidu
map